近日,中山市十大“最美家庭”揭晓了!
“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和谐的家庭总能有和睦的邻里关系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看第二批“最美家庭”
他们团结邻里、热心助人、担当作为
用爱和奉献书写了不平凡的家庭故事
余子轩家庭
余子轩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大学生村官,进入村委会工作,他工作勤恳认真,获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2021年村社区换届后,工作成绩出色的他被调任到网数中心工作。余子轩不仅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在日常生活中和父亲做出的好人善举更是让人心生温暖,一直为街坊们津津乐道。
多年前,余子轩父亲余添洪曾冒生命危险施救落水女童,被评为中山“身边好人”。父亲的无私博爱、见义勇为让儿子余子轩深受感染。2014年7月18日下午,在台风来袭前,余子轩、余凯其、余文捷听闻有个小女孩悬挂在二楼窗户的消息,立即赶往出事地点施救。受困的小女孩大半个身体悬空在窗户防盗网之外,头部则卡在防盗网之内,情况紧急,余子轩等一众青壮年一起爬上了梯子和房子门前的雨篷,将小女孩托起,最终顺利救下被困小女孩。事件发生后,各类媒体争相进行了报道,“大涌托举哥”成为当时舆论热点,余子轩等人先后被评为“中山好人”、“中国好人”,并且登上了2014年10月的“中国好人榜”。
平日里,余子轩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只要邻居家有困难,他们就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余子轩家庭用两代人的爱心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善和美,书写着平凡家庭不平凡的伟大。
陈余兴家庭
三角镇结民村村民陈余兴现年69岁,1975年1月参军入伍,1979年5月退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名拥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
2021年,陈余兴当选结民村结民十四党支部书记。由于支部没有固定活动阵地,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陈余兴马上行动起来,和妻子陆桂珍将家里老房子收拾干净,建成结民十四党支部和三角镇退役军人义工服务队阵地。阵地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党旗、横幅、义工服务队队旗,还有支部议事讨论的办公桌椅等。阵地建成后,每天到访陈余兴家的群众特别多,妻子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协助他热情招待来访群众。夫妻俩任劳任怨,让党支部充分发挥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做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村民小组的土地发包工作搁置了一年多。陈余兴担任村民小组长和党支部书记后,一边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听取群众意见;一边积极与村党委班子沟通解决方案。方案出来后,陈余兴挨家挨户上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带头组织人员对丢荒土地除草、挖土,为复耕发包做准备。他抱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的信念,最终圆满完成整个发包工作。由于工作表现突出,2021年他获得三角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担当作为,振兴乡村,陈余兴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党爱国、认真履职、勇于担当作为的最美家风。
毛章娣家庭
毛章娣,1960年出生,桂南村马溪人,中共党员,2019年8月被确认为市级非遗项目(白口莲山歌)代表性传承人。
巍巍五桂山下,悠扬的白口莲山歌传递出古老的绿色情韵,一直深受五桂山百姓的喜爱。毛章娣自小就被村民歌不离口的氛围所感染,不到10岁就开始跟随父亲毛北棠学唱白口莲山歌。
2009年,桂南村委成立了文娱社,由毛章娣分管。她在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之余,积极组织文娱社创作山歌剧、参加市各类民歌民谣大赛,获得了多个奖项。2014年,毛章娣退休之后,以传唱白口莲山歌为媒介,组建桂南村曲艺社。她邀请了一群喜欢传统乐器的村民加入曲艺社,还带领周展基、林丽平、陈国新等山歌爱好者创作出一批新时代题材的山歌剧,歌颂新生活,凝聚起了邻里的情谊。为了让白口莲山歌能够代代相传,毛章娣积极开展白口莲山歌抢救工作,将散落在民间的白口莲山歌旧资料收集起来,使得相关资料得以保存。同时,她还积极将白口莲山歌传给年青一代。在桂南村的香樟公园凉亭,经常有年轻人跟毛章娣学唱白口莲山歌,她也非常热心地一字一句教年轻一辈,为乡村营造出一派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
毛章娣在村里积极担当传统文化传承人,她始终坚守初心,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以文化艺术作为联结邻里的纽带,唱出一曲曲邻里友善的和谐乐章。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