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心理暗示对人的行为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积极的暗示使人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有利于使好的结果出现;相反,消极的暗示使人缺乏斗志,悲观失望。
改变自我暗示,使消极暗示变成积极暗示,从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一般积极的暗示对入睡都会有帮助。睡不着时,很自然地希望尽快睡着,但是越想睡就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想睡。于是我们变得烦躁、兴奋浮想联翩,很久不能入睡。
二
失眠时,不要烦恼,不要想“怎么这么晚了我还没有睡着”,“今晚不要失眠啊”,不要猜测“今晚能睡觉吗”,“失眠能治好吗”等等。因为这样想只会增加痛苦,这些都是对失眠的不良暗示,越暗示自己睡不着就越睡不着,这正是引起失眠的恶性循环的开始。应该想:“当我身体疲乏时,我自然就会睡着,现在没有睡着,只是我现在还不够疲乏。”
或者暗示和鼓励自己:“我一定能很快睡着。”用积极的暗示取代消极的暗示,这是一种注意力的转移。这样,兴奋的大脑就会逐渐平静下来,自己就能慢慢进入睡梦中了。
哪些心理暗示容易引起失眠?
三
1、自责心理
部分人因为自己的过失,一直处于内疚和自责状态。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重复的想这件事情,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或没有做好妥善处理。白天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自责和懊悔。
2、冲突心理
当遭遇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反应而让自己手足无措,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导致人们睡觉时瞻前顾后,不停的思考此问题。
3、害怕心理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分为抑制和兴奋过程,本意想要快速入睡,但害怕失眠,而让大脑细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所以越害怕失眠,越想入睡,大脑细胞就会变得越兴奋,从而让人们入睡困难。
4、期待心理
期待某件事或某个人而担心睡过头耽误事,常常会出现早醒,如早晨坐飞机或火车等。另外也有一部分人在工作、晋升、考试等有期待兴奋的状态,从而难以入睡。
5、做梦有害的心理
有很多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做梦是睡眠不良的表现,对身体有害。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多梦就是失眠。就是这种错误观念让人们变得内心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次做梦,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其实每个人都会做梦,这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能把无用的信息处理掉。所以做梦对身体任何坏处。
6、多虑的心理
部分人在儿童时期遭受过重大创伤或恐吓等而感觉到害怕,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入睡,虽然随着年龄增长此问题能慢慢好转,但给心理上带来的伤害是无法磨灭的,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被压抑的潜意识就会历历在目,从而导致失眠。
失眠的调理
心理因素的调节 主要是调节情绪因素,比如有的人有神经衰弱,长期抑郁等,这些都会导致失眠,如果治愈这些病的话,那么失眠就会好了。
自我调节进行治疗 患者多多保持自身的情绪稳定,平时养成开朗的性格 ,不要什么事都斤斤计较,在睡觉前不要吃的过多,不要喝酒,不要看一些刺激视频等都有助于缓解失眠。
器械帮助治疗失眠 可以使用一些帮助睡眠的床垫,还有一些健康枕头,可以加速人的睡眠。
避免有消极的心理暗示,睡觉前可以闭目养神10分钟,这样能下降交感神经活动张力,不仅能放松身心,同时也能诱导人们快速入睡。另外要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室内光线不能太亮,有适宜的温度。睡觉前不能玩任何电子产品。可以把香蕉苹果或橘子放在枕头边,因为水果的芳香味能镇静神经系统。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