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如何出新出彩?东区街道这样探索↓--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如何出新出彩?东区街道这样探索↓

来源:未知 日期:2022-12-05 10:02:22

作为全市未保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试点,东区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积极探索创新,“全链条”抓实未保服务,“全方位”落实六大保护,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了解一下东区街道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上是如何出新出彩。

图片

夯实未保工作基础

做强做优服务阵地阵容

依托东区行政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站内配置服务窗口、心灵驿站、母婴室、儿童活动室、阅读室、会议室、办公室,并开通2条未成年人保护热线,及时处理未成年人相关服务需求及业务咨询。同时,通过“1+11”站点建设模式,实现街道各社区未保站全覆盖。

抓好未保站点专业服务团队建设,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均由党员担任。联动司法所、妇联和教体局等相关部门,由2名检察官、71名专业律师组成法律调解专家库,12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并整合街道双百社工,组建社工服务团队,满足未成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为未成年人提供全面专业的关爱服务。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推进未保工作规范发展

成立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24个职能部门、11个社区参与的东区街道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东区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东区街道困境儿童排查保障工作方案》等11项工作制度,实现未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

图片

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并利用个案会商和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一人一策”精准帮扶。今年以来共开展部门会商10次,处理困境未成年人求助个案13个,帮助烧伤儿童、患病儿童筹集爱心救助资金100余万元。

探索“全链条”工作机制

创新未保服务新模式

01探索“六边形”联动工作机制

采用“街道未保站+社区未保站+职能部门+社工+社会组织+社会力量”服务模式,探索形成“六边形”联动工作机制。联动各部门、各社区、各类型社会资源主动挖掘困境儿童,了解他们需求,通过资源整合和部门协作,对接专业服务团队,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02实施“七个一”管理模式

探索未保站“七个一”管理模式,即“一个活动场地、一支服务团队、一套制度流程、一个议事场所、一个服务窗口、一本服务台账、一套工作档案”,规范管理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打造综合性服务阵地。

03成立首个儿童议事会

成立东区街道首个社区儿童议事会,联动社区儿童代表,以儿童视角发现未保服务需求和问题,通过议事会的途径有效发声,让儿童参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增强辖区儿童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图片

职能部门双联动

推动“六大保护”有效落实

01强化政府保护

协调组织部门联席会议,对接服务资源,开展未保团队专业培训,全面排查辖区困境儿童,全面落实各类儿童福利政策。今年以来,共救助各类困境儿童72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11.266万元,组织探访、电访困境儿童700多人次。

02强化家庭保护

充分发挥妇联等职能部门的家庭教育指导作用,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成立社区家长学校、镇街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等阵地。今年评选出最美家庭21户,开展各类家庭家教家风活动约60场。

03强化司法保护

推动司法所开通法律援助“未成年人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对接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个案,针对未成年人社矫对象开展教育挽救帮扶等专业服务。利用“香山法苑进校园”品牌,广泛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

04强化学校保护

辖区13所中小学均配备驻校社工及心理老师,今年以来开展校园防欺凌、未保法进校园等宣传活动26场。积极推进普特融合教育,探索构建“德育行政+心理老师+学校社工+特教老师+校医+骨干班主任+校外资源”核心团队模式,支持特殊孩子融入教育。定期为辖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目前已送教上门服务超200次近600课时。

05强化网络保护

各部门认真开展网络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学校主题班会、社区主题讲座等专题教育,覆盖辖区13所中小学、11个社区,普及5000余人次,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06强化社会保护

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商圈LED屏等宣传阵地滚动播放未成年人保护公益广告、宣传片。今年以来不定时检查辖区内的KTV、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124家次,开展11场未保政策进村居活动,派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基地(空间)创建,东裕社区红心童享汇—熹玥站、樊登书店、五亩之宅文化生活园被评为中山市第一批儿童友好空间。

中山市妇联编辑

来源东区发布 、文明中山

编辑:陈雪燕

校审:李紫昭

一审:曾翠华

二审:陈颖

三审:张家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