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到中山调研“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工作--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到中山调研“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工作

来源:未知 日期:2023-10-18 15:33:2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进学校,总结各地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进学校的经验做法,10月16-17日,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中国儿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专家领导组成的调研组一行到中山调研“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工作。中国儿童中心科研部部长朱晓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宋月萍、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妇女处干部李敏等参加调研,省妇儿活动中心副主任严建峰,省妇儿工委办干部施奔志,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余建思,市妇联副主席高峥陪同调研。

图片

 余建思、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科研部部长冯继有向调研组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中山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取得的成果,东区街道、小榄镇、横栏镇妇联及教育事务指导中心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镇街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具体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中山市第一中学等6所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分享了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的经验做法、工作中的困惑和建议。 调研组对我市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指出要深刻认识性别平等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加强顶层设计,推陈出新与新时代相结合的性别平等课程,营造全社会支持性别平等教育的氛围;要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家校社协同开展正确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要加强对师资队伍和家长的培训,做到过程有监测结果有评估,完善性别平等教育的“中山模式”。

 调研组一行还到市一中、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东区柏苑小学开展实地访谈,与学校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共35名代表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性别平等观念、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成效、遇到的困难等情况,还向6所代表学校发放了2500份问卷,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使调研更有针对性。

 2014年、2017年,中山相继被省妇儿工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确定为性别平等教育试点,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别平等教育体系,成立性别平等领导组、专家组、讲师团,落实专项经费;将性别平等教育送入中小学,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妇女儿童工作者、教师、媒体从业人员培训内容;选取4所中小学校、西区街道和南朗街道作为首批试点,带动全市42所示范和试点学校2000多名教师开展培训和研讨;创新开设专题、融合、实践三类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率先编写国内首个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指导大纲、教育指南、优秀教案汇编;依托妇联新媒体矩阵加强男女平等国策宣传,如制作公益宣传电视、电台广告、开展情景剧创作大赛并巡演,开设主题沙龙、男女平等专题教育课程等,打造了“中山模式”。 

下一步我市将根据调研组提出的意见建议,大胆开拓创新,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覆盖中小学校,并逐步推广到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监测评估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性别平等教育工作创造更多鲜活的经验做法。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卢启昊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钱静

二审:李宇玲 陈颖

三审:高峥 夏晓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