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倾听儿童心声,激发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中山市妇联开展了“我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献一策”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积极响应,共收到541份献策建议。这些献策内容广泛,视角独特,真实反映了儿童群体的关切与创见,充分展现了本市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城市发展、“百千万工程”的热忱期待。
本期将倾听小榄镇儿童“1米高度”的心声!一起来瞧瞧孩子们在空间设施和安全出行方面,提出了哪些新奇的建议吧!
儿童友好空间设施
中山市小榄镇接龙小学四年三班陈冉朵提出建议:
岐江公园“焕新”提案:增设游乐及公共设施
每到周末,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岐江公园,但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这么大的公园里只有空旷的草地,既没有供小朋友自主玩耍或亲子互动的游乐设施,也没有能遮阳避雨的凉亭,甚至连临时可用的饮用水设备都没有。
我建议:
1.增加游乐项目:引入趣味性游乐设施,儿童攀爬区,锻炼孩子的勇气与本能;亲子秋千促进亲子互动;沙坑寻宝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滑梯跟跷跷板等经典设施为小朋友打造充满欢乐的童年天地,享受亲子时光。
2.增设遮阳避雨乘凉亭:广东天气多变,时而烈日炎炎,时而倾盆大雨。公园面积大,没有遮蔽设施,在未携带雨具时便无处可躲。在公园内合理的位置设乘凉亭,既可以在烈日下提供阴凉,又能在雨天充当临时庇护所,提升游玩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3.增设饮用水设备或自助售卖机:游玩过程中,容易感到渴,若忘记带水或自备水喝完,附近没有获取饮水的来源,会十分不便,建议参考中医院附近的湿地公园的做法,在公园内设置饮用水设备或自助售卖机,满足饮水需求;
以上建议,不仅能增强公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能提升城市幸福感。
中山市小榄镇接龙小学六年一班贺淑为提出建议:
亲子卫生间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因为父母带异性儿童进卫生间而引发的争吵。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出去玩,我每次说要上厕所时,爸爸都会很纠结。因为让我自己去女厕所,爸爸又不放心。可是也不能带我去男厕所,那怎么办呢?
我建议:商场等公共场所内可建设亲子卫生间。亲子卫生间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不分男女,卫生间内可建设小型小便池、坐便器等儿童如厕设施。
2.设置亲子互动区域,区域里可设置儿童玩耍的娱乐设施,如儿童涂鸦区、卡通洗水池等。
3.进行儿童独立意识的宣传,张贴儿童自主如厕、科学洗手等知识海报,帮助儿童逐步提升卫生意识。
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小学六年二班冯菀琦提出建议:
打造可互动的儿童友好玩水空间
在我市大多数的儿童公园中,喷泉设施仅作观赏用途,儿童无法与之互动。孩子们玩水需求强烈,却常因安全和卫生等原因被限制。根据相关调查,80%的孩子表示希望能有可亲近的玩水区域,而不是只能远观的喷泉。
我建议:
1.防滑设计:采用防滑性能良好的材料,如圆润的鹅卵石铺设小溪底部。
2.玩水时间与服务设置:设置“玩水时间”,夏季为10:00-16:00,冬季根据天气适当调整。
3.提示与引导:如“光脚玩水区建议多带一套衣服哦”“冬天温度低,注意不要触碰冷水感冒哦”。
4.水质要有保障,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环保教育:每月组织一次“小溪清洁日”“放生小鱼苗日”“公园动植生日”等活动,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小学六年一班程钰欣提出建议:
我为打造社区儿童自然探索角献一策
在不少社区中,儿童活动空间仅局限于简单的儿童游乐设施,成人篮球场运动场等,缺乏适合儿童探索大自然、亲密接触大自然的空间区域。生活在城镇的儿童很少有地方能亲近大自然,观察植物生长、了解昆虫生活,导致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儿童对自然知识的探索缺乏兴趣和好奇心。
我建议:
1.区域规划:在社区学校附近闲置角落或绿地边缘划分出一块区域作为儿童自然探索角。设置小型花坛,供孩子们亲手种植一些课本上提到的易生长、有趣味性的植物,还可以放置几个昆虫屋,吸引蜜蜂、蝴蝶、蜻蜓等昆虫栖息,让孩子了解他们的习性。
2.设施配备:放置一些科普展板,介绍常见植物和昆虫知识。配备放大镜、小铲子、小喷壶等简单工具,方便孩子们观察和照顾植物。
3.活动组织:社区和学校联合定期组织自然观察活动,邀请专业人员如生物老师、科普志愿者等,带领孩子们探索自然角,讲解相关知识,还可以开展植物绘画、昆虫标本制作等趣味活动。
中山市小榄镇永宁中心小学一年五班罗毅栩提出建议:
适儿化儿童洗手池
在校园学习中,组织孩子户外活动或课间活动时,遇到需要洗手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就近地进行清洗,这样避免紧急情况下,寻找远距离的洗手池。
我建议:在校园户外环境周边增设适儿化儿童洗手池,让孩子在操场活动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清洁双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这一贴心的校园设施改造,我们不仅解决了卫生问题,更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安全、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让健康卫生成为快乐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儿童安全出行系统
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小学二年二班潘泽诚提出建议:
童行无忧计划——高铁儿童友好出行优化方案
家长带着儿童乘坐高铁出行仍面临诸多不便。例如过安检时,家长既要看行李又要照顾孩子。若携带奶瓶、保温杯等瓶状物品还需配合检查,安检过程时间长;高铁空间较小,车厢座位挤,乘车人多,家长需保持高强度注意力,保护孩子安全。且高铁卫生间位置比较狭窄,孩子单独上厕所时可能有安全隐患。
我建议:
1.安检设置儿童通道,帮助带着孩子的家长快速通过安检。如引导家长提前拿出瓶状物品进行检查,帮助家长将大件物品放置传送带等。
2.在高铁上增设儿童车厢,携带孩子(可根据孩子年龄设置界限)购票的家长集中于此车厢。该车厢可配备母婴室,配套厕所较其他车厢更宽敞等,帮助家长更好的照顾年纪较小的孩子。
中山市小榄镇东升小学六年一班李雨馨提出建议:
我为打造儿童专属公交出行体系献一策
在城市出行中,儿童面临着诸多不便。特别是镇区儿童由于离市区较远,乘坐公交出行是让父母比较放心而安全的出行方式。然而,现有的公交路线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常去的场所,如少年宫、图书馆、科技馆等,镇区儿童去这些场馆往往需要换乘,花费时间比较长,而且在高峰时段儿童乘车安全难以保障。其次,公交座椅对于儿童来说尺寸也不合理,上下车时没有适合儿童身高的扶手。
我建议:
1.优化公交路线:规划专门的“儿童专线”,将学校、儿童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公园等儿童高频活动场所串联起来,方便儿童课余前往学习和娱乐。在上下学高峰期增加专线车次,减少儿童候车时间。
2.定制车辆设施:设计适合儿童身高的低扶手、小座椅,在车内设置儿童安全座椅区域,并配备安全带。在车厢内张贴生动有趣的儿童安全乘车宣传画和温馨提示语,引导儿童安全乘车。
3.提升服务质量:培训公交司机和乘务人员,学习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在乘车过程中给予儿童更多关心和照顾、引导,遇到独自乘车的儿童给予特别关注等,有利于培养儿童绿色出行的意识,减少家长接送的压力,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每月对服务质量佳的公交司机和乘务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和嘉奖。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刘婷婷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郑惠施
二审:王芳芳 陈颖
三审:夏晓霞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