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和镇街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探索儿童友好新路径,围绕社会政策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与儿童参与友好六大领域,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与实践。
为系统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创新亮点做法,市妇联陆续推出“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系列推文。本篇从一个常见的民生痛点切入,通过系统化、可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实现了家庭教育赋能与社区治理优化的双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家庭小单元,撬动城市大治理”的鲜活范本。
中山市南朗街道海湾社区地处“黄金内湾”,面积9平方公里,涵盖17个住宅小区,常住居民约3万人,其中儿童3000余名。面对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不足、游憩设施匮乏、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社区积极探索创新,依托“1+3+5+N”治理服务模式,将儿童成长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推行“1555”关爱模式(一个引领、“五爱”融合、“五老”助力、五色”并举),整合多方资源,从空间、服务、环境三方面推动儿童友好纵深发展,努力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着力构建“15分钟儿童友好社区生活圈”。
主要做法
01党建引领,组织机制不断健全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多元力量协同参与的儿童工作组织体系,将儿童友好工作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
02“五爱”融合,多维度营造儿童友好空间
打造“1+N”“五爱”教育空间
以4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依托妇女儿童室、书画室等场所,结合主题活动和常态服务,强化“五爱”教育功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需求,设立“0-3岁科学育儿基地”“3-6岁幼儿阅读空间”及“6-12岁儿童学堂”,开展特色课程超200场,营造浓厚儿童友好氛围。
拓展儿童友好空间覆盖面
推动服务向党群服务站、香山书房、住宅小区延伸,联合物业在碧朗花园、保利领岸花园等小区增设户外游乐设施,打造家门口的好“趣”处;建成2个集便民服务、图书阅览、儿童游乐为一体的党群服务站,补充户外无动力设施。盘活闲置资源,利用荒废土地建成4.4万平方米儿童友好型公园,设置滑梯、乒乓球场等设施;在广珠城轨旁2500平方米闲置地块绘制12处地面彩绘,打造“童趣路”。精准对接需求,推动海湾第一幼儿园于2023年8月开园,至今累计提供近500个学位,着力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开通中山至珠海、社区至云衢中学助学公交,缓解家长接送压力。
丰富教育阵地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互动平台
开展“美丽海湾我的家”书画摄影线上征集、“读一本好书”征文等活动12场,线下手工、阅读、研学等活动超300场,实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整合幼儿园、小学及培训机构师资,创办社区家长学校,形成“学校放假、社区开课”互补机制;举办儿童童话会3场,倾听儿童心声,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03“五老”助力,共筑儿童友好实践航道
系统推进“五老”队伍建设,通过摸排、动员等方式,吸纳50余名党员、退休长者、“三有”老年妇女加入骨干队伍,发挥“能人效应”。成立“汇爱”五老工作室,每月召开例会,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关爱能力,确保服务实效。
04“五色”并举,绘就儿童友好新画卷
以“红、黄、蓝、粉、绿”五色为基调,打造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品牌,通过五色主题分类赋能儿童成长全周期。累计开展教育服务活动超300场,覆盖儿童超10000人次,助力儿童锤炼品德修养、增强法治意识、培养兴趣特长、激发思维创新活力。
红色主题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开展“五老”讲红色故事、红色亲子研学、“儿童党史学习月”等活动20场,服务超500人次,引导儿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组织中学生开展迎春送福、慰问老党员等活动,动员亲子家庭参与爱国卫生、绿美建设、文明养犬等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常态化。
蓝色宣传教育筑牢安全屏障
增强儿童的自我防范能力,开展交通、消防、禁毒、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超25场,服务750余人次,通过心肺复苏、道路安全体验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
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夏令营,联合“五老”、志愿者设计德智体美劳课程,缓解超1000名儿童看护难题;定期开展0-3岁科学育儿课程68场,推动科学育儿理念普及。
绿色青春服务促进身心健康
联动市博爱医院、家庭教育协会等优质资源,开展心理讲座、亲子团康等活动20场,服务近700人次,助力儿童树立正确“三观”,推动身心健康发展。
建设成效及经验总结
通过“1555”关爱模式的实施,海湾社区在儿童友好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空间焕新方面,公共空间实现适儿化改造,有效解决活动空间与设施不足问题。服务升级方面,精准对接家庭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参与提升方面,儿童与居民融入度显著提高,活动体系促进品德培养、兴趣发展、家庭和谐与社区凝聚。治理变革方面,党建引领下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增强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展望
海湾社区将持续深化“1555”模式,探索儿童友好建设新路径。空间优化上,挖掘潜在资源,打造主题鲜明、功能多样的儿童专属空间。服务提升上,加强与专业机构、高校合作,引入优质资源与人才,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参与机制上,拓宽儿童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完善童话会制度,鼓励儿童建言献策,尊重其主体地位。治理创新上,依托智慧社区平台与“i海湾”小程序,推进儿童友好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推动儿童友好社区迈向更高水平,营造更加美好、和谐的成长环境。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卢启昊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郑惠施
二审:王芳芳 陈颖
三审:夏晓霞
粤ICP备11016761号 Copyright©2000 women.org.cn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妇联地址:中山市博爱六路12号人才发展研究中心13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