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共建,中山市博凯社区构建儿童友好实践新样本--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四维共建,中山市博凯社区构建儿童友好实践新样本

来源:未知 日期:2025-10-26 15:27:01

近年来,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单位和镇街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不断探索儿童友好新路径围绕社会政策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与儿童参与友好六大领域,持续深化儿童友好理念与实践。

为系统总结工作经验、推广创新亮点做法,市妇联陆续推出“中山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案例”系列推文。本篇案例系统展示中山市博凯社区以“空间、服务、环境、参与”四个维度为核心,构建儿童友好社区的实践路径。通过阵地集成、儿童参与、合伙运营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儿童服务能级与社区治理效能的同步提升,为基层如何系统性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了新样本。

博凯社区位于中山市中山港街道,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教育资源丰富,拥有托育机构3所、公民办幼儿园4所、中小学6所,儿童服务基础良好。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空间友好、服务友好、环境友好、参与友好”四个维度,通过升级服务阵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持续做优“博萃成长”青少年服务品牌,于2025年被确认为市级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单位,实现社区治理效能与儿童福祉同步提升。

主要做法

01空间友好:优化成长空间,构建15分钟“幸福圈”

社区致力于打造安全、便利、趣味的儿童成长环境

多中心融合,建设复合空间。以社区综合楼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香山书房、儿童游乐区等场所,打造集教育、娱乐、阅读、活动为一体的“儿童服务主阵地”,形成15分钟可达的“成长阵地网”。

精细化改造,融入温暖关怀。推动社区设施适儿化改造,升级儿童阅读空间,更新图书5000余册,增设软垫与亲子共读区;对游乐区进行安全修缮,更换地垫、防撞条与滑梯胶垫;推动公厕融入卡通元素,于细微处体现儿童友好。

趣味化设计,增强互动体验。在“儿童友好阅读空间”改造前,组织儿童观察团以“童话会”形式参与实地调研与设计,让孩子在共建中感受创意乐趣,实现“小设计”推动“大友好”的治理理念。

image.pngimage.png

▲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升级前

image.pngimage.png

▲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升级后

02参与友好:赋能儿童主体,激发治理“童声”

社区坚持以儿童为本,推动其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参与者”。

搭建议事平台。自2023年成立儿童观察团,推行“走、看、议、绘”四步工作法,建立“童话会”制度,引导儿童围绕社区议题开展调研与议事。

推动项目落地。重视儿童建议,围绕文化宣传、设施建设、关爱服务等议题,推动“童书漂流屋”“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等项目实施,累计收集意见41条。

拓展实践路径。联动市公安局、公交集团、保险公司等单位,开设职业体验、“未来小当家”训练营、社会实践等课程,让孩子了解社会运作,以“小当家”视角参与社区建设。

image.pngimage.png

▲儿童参与社区建设

03服务友好:整合多元资源,构筑“成长支持网”

社区积极联动社会力量,优化儿童服务供给。

做强“博萃成长”品牌。分龄设置课程,为学前儿童提供启蒙游戏等亲子课堂;为小学生开设红色教育、科技艺体等课程;为初高中生提供学业辅导与志愿指导。近年来开展“儿童友好,‘益’路同行”等各类活动680场,其中如暑期夏令营、儿童游园会、“迎六一”活动连续举办超三年,累计惠及1.3万人次。

延伸健康服务。开设跳绳、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课程,三届乒乓球比赛吸引超120人参与;新增体适能训练与“百区万娃运动日”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儿童运动习惯。
化社企合作。2024年启动“爱心商家”项目,2025年构建三级“合伙人”体系,吸引20余家教育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参与。通过“社区支持+企业让利+居民自愿”“场地换服务”等模式,提供高质量培训课程超150节,部分商家将10%收益反哺社区慈善基金,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image.png

▲开展暑期儿童职业体验活动

04环境友好:协同育人护苗,筑牢“家校社”共育屏障

社区着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营造支持性成长环境。

发挥家长学校作用。联合辖区6所中小学、幼儿园,以“送课进社区+送课入校园”双轨模式开展家庭健康教育、亲子课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年均超1000个家庭参与,助力家长科学育儿、融洽亲子关系。

弘扬志愿精神。组织儿童参与走访关爱、环境整治、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在“两热”疫情防控中,儿童观察团担任“家庭监督员”,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社区健康防护。

专业护航心理健康。每年开展模拟法庭、法律宣传等活动,提升儿童法治意识;组建“心灵帆船”志愿队,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image.png

▲开展亲子活动

经验总结

博凯社区儿童友好建设经验可归纳为“阵地集成、儿童参与、合伙运营”:一是通过空间整合提升服务集中度;二是依托儿童观察团推动参与从活动型向治理型深化;三是通过“合伙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服务可持续与多元化。该模式提升了儿童服务的专业性与影响力,形成可复制的基层建设路径。

工作展望

中山市博凯社区将持续深化儿童友好建设,推进儿童友好阅读空间项目,进一步优化阵地功能,同时,拓展儿童观察团参与领域,覆盖社区规划、环境治理、文化营造等议题,让儿童的声音真正被听见、被重视。完善“合伙人”机制,建立准入与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优质资源。通过推动儿童友好建设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社区致力于打造乡村儿童友好样本,为全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贡献基层经验。


图片

中山市妇联编辑

编辑:刘婷婷

校审:杨沛 姜永斌

一审:郑惠施

二审:王芳芳 陈颖

三审:夏晓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