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的单纯被利用!--中山市妇女联合会

别让孩子的单纯被利用!

来源:未知 日期:2024-07-18 10:33:21

近期

多名中小学生被骗

被骗数额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图片

不法分子通过冒充警察、律师等身份

威胁、恐吓孩子

要求他们用父母的手机下载会议软件

通过共享手机屏幕来操作转账、发红包


近日,一名11岁孩子J报警,称其在小红书浏览视频时,看到有短视频披露了某明星的QQ账号。出于好奇心,J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就在添加好友不久后,该“明星”称学生J侵犯了其个人隐私,涉嫌犯罪,需要配合其“律师”开展调查。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学生J对“律师”言听计从,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下载会议软件,拿自己母亲的银行卡进行拍照并给对方发送照片和短信验证码。随后,对方要求J在转账后将聊天记录删除。

无独有偶

另一名11岁学生

也在网上遭遇恐吓

Z被QQ陌生好友拉入群,群里发布了赠送游戏皮肤的广告信息,然而不怎么玩游戏的Z马上退出群聊。随后一陌生人立即加Z为好友,并称其刚刚入的群涉嫌诈骗。了解到Z是未成年人后,对方称需要掌握Z的家庭成员情况,便让Z按指示在父母的手机上进行操作,否则将父母抓走。Z顿时慌了神,只为了不让父母被抓走,Z偷偷拿走父亲手机,与对方视频通话。按照对方的指示,Z下载了“云闪付APP”,绑定了父亲的银行卡账号和支付密码。当Z看见父亲的钱被转走时,对方狡辩这是为了排查其父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过后会把钱转回去。Z便信以为真,准备拿母亲手机进行同样操作时,被母亲发现,于是赶紧带着Z到派出所报警。

图片


套路分析

01

筛选、引流

不法分子会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热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引诱未成年人加入粉丝群、游戏群等。

02

恐吓、威胁

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涉世不深且胆小的心理,自称是“警察”“律师”等,用“涉嫌犯罪”“拘留”“坐牢”等用词进行恐吓、威胁,要求事主配合调查。

03

目标指向家长的手机

不法分子确认事主人身边没有家长监管后,让其偷拿家长手机操作。

04

视频通话或远程操作

不法分子会让事主下载相关视频会议APP或共享手机屏幕,指导事主转账或直接获取手机验证码来进行转账。

很多家长以为

诈骗离自己很远

但其实骗子离你的孩子很近

由于未成年人

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判断力不够强

极易被犯罪分子诱导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

要时常关注孩子的娱乐休闲活动

做好自己手机支付账号的安全管理



友情链接